学生干部培训的开展,是一项以培养青年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秉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10月12-21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开展学生干部系列培训,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追求卓越的示范者、良好学风的引领者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的践行者。
解锁文化密码 坚定文化自信
团总支副书记王英以“新时代中国逆袭的文化密码”为主题,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入系统地阐释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深刻指出这一思想乃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遵循。旁征博引,以春节申遗成功、2025年央视春晚非遗创新等生动案例为切入点,鲜明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所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强大活力。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营造了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激励着广大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不仅点亮了青年学生心中的文化自信之灯,也为校园注入了守正创新的澎湃动能。

聚焦公文写作 提升综合素养
刘梓萌老师围绕“应用文”的历史发展脉络展开阐释,指出“应用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张侃《拙轩集·骏陈后山再任教官谢启》中“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的表述,后由清代学者刘熙载正式确定“应用文”这一名称。此举使学员在学习写作技巧的同时,也得以了解该学科背后的文化渊源。
随后,刘老师结合学生当下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的职场情景,系统地讲解了简历、工作总结、校园通知、资助申请文书、各类证明信等实用文体的写作要点。从格式规范、内容逻辑到语言风格,均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这一教学不仅填补了学员在应用文写作领域的知识空白,更搭建起校园学习与职场需求之间的衔接桥梁,让学员深刻认识到应用文作为“职场通用语言”的重要性。

智赋PPT创作 高效赋能学习
为助力学生突破传统 PPT 制作的瓶颈,提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力与学习效率,赵杰老师以“你是否曾为 PPT 制作耗时耗力”作为切入点,通过互动提问引发全场共鸣,精准归纳出传统 PPT 制作中的三大核心痛点:时间成本高昂(从构思至完成通常需要数小时)、设计能力受限(非专业背景的学生难以呈现美观的效果)、内容整合困难(信息碎片化致使逻辑不清晰)。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实操讲解:首先演示在 DeepSeek 中输入“课程汇报”“活动策划”等主题,快速生成包含引言、核心内容、结语的文本框架;接着展示将生成的内容导入 Kimi 后,如何通过选择风格模板、调整版式布局,一键优化 PPT 的视觉效果。此举不仅使同学们掌握了运用 AI 工具辅助 PPT 制作的实用技能,更培养了大家的数字化思维与高效学习意识。

此次学生干部培训课程设计科学系统,涵盖政治理论学习、领导力提升、实务技能训练三大模块。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既强化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功底,又注重培养其组织协调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建立良好的帮扶制度,为参训学员提供个性化成长规划与全过程跟踪指导,确保培养效果落地见效。